关注我们

中国足球:球员外送,理想和现实之间

2011-11-25 17:3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长久以来,中国足球一直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输送更多有潜质的足球苗子到国外高水平足球国家接受锻炼,进而快速提升国家队、中超联赛以及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但“梦想”终归只是“梦想”,在“梦想”和“梦想实现”之间总是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近日,利物浦俱乐部官方宣布,14岁的上海球员陈晓毛和16岁的武汉球员龙成将于明年一月正式加盟利物浦俱乐部U15、U17梯队,成为利物浦乃至英格兰足球历史上首次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的中国球员。可当记者把“陈、毛二人进入利物浦俱乐部一线队的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抛给利物浦球员发展总监弗兰克·麦克帕兰德的时候,这个和蔼的英国老头却语塞了,因为连他都不知道,这个“可能性”究竟如何用数字、用语言来衡量。

  如果说陈晓毛、龙成两名球员面临的现实的“竞争”、“淘汰”风险还在其次,那么一些早已写在纸面上的问题就更值得中国足球人去思考了:首先,英超联赛明确规定,来自世界排名75名以后足球协会的球员无法进入英超球队一线队;其次,英超联赛还规定,非欧盟球员赛季代表其国家队征战未满75%以上的无法进入英超球队一线队;最后,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对足球俱乐部一线队、梯队的非欧盟球员数量有明确的限制,最多不能超过5名。

  对于这些限制,其他国家队的球员大都会使用“优秀球员条款”,即让英超联赛承认其为“优秀球员”,但“优秀球员”也有明确的区域限制,比如来自欧盟国家、南美和非洲,却并未向亚洲球员开放;而对于更“要命”的“欧盟身份”问题,南美、非洲球员大都会选择“双国籍”,可这又是我国明确禁止的。

  摆在中国外送球员面前的问题还不仅于此,由于足球已经越来越多地牵扯到了利益,中国俱乐部已经不愿像十数年前选送“健力宝队”赴巴西一样,无偿提供球员,而是希望从中得到回报甚至不愿放弃球员的所有权(陈晓毛、龙成所在的上海幸运星俱乐部和武汉足协就没有放弃球员所有权,陈、龙二人回国后,还将是幸运星、武汉足球的球员,除非能进入利物浦或者其他欧洲俱乐部一线队,陈、龙二人才能以转会的形式离开)。这样就造成俱乐部可能会因为利益不放球员,奔赴海外的球员不是国内最优秀球员的情况,这自然也就违背了中国足球“球员外送”的初衷。

  之所以要提出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希望在开展大面积球员外送工作之前,相关单位可以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预案,比如是否可以通过国际足联,让包括英超联赛在内的欧洲、南美主流联赛降低我国球员的入队门槛,是否可以以“特招”甚至“单独组队”的方式规避“欧盟身份”限制等。

  当然,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送多少孩子出去”、“有多少孩子能取得成功”,而在于“走出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完善我国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倘若中国真能拥有和近邻日本、韩国乃至欧美一样成熟、健全的青少年球员成长计划,那还用考虑什么世界排名、国际队比赛参赛场次?“自力更生”就可以成为我们接续理想和现实最稳固的桥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