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12-27 09:5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华奥星空讯 北京时间12月27日,为期两天的201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座谈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拉开帷幕,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以下是刘利民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精神,总结交流一年来各地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取得的经验,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健康地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夯实我国足球基础,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

  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体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完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努力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广泛开展。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所有为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出努力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刚才,韦迪主任介绍了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情况,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高度关注足球运动的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发展足球事业,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做出重要指示。为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2009年6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青岛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启动仪式,同时召开全国足球工作座谈会,刘延东国务委员出席启动仪式和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要从娃娃抓起,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夯实足球运动的社会基础,推动我国足球运动在普及中不断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足球工作特别是对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氛围。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文件精神,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与体育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安排部署,推动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积极开展。

  我们在看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体育师资的数量和业务水平还不能适应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需要;二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不平衡,各地工作情况差别较大;三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机制不够健全,措施仍需完善等。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特别喜欢足球运动。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要认真、积极正确引导、支持、组织好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安排好学生足球活动的方式和时间,关心他们的健康发展。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实践中,不断破解存在的难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意义,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相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7号文件作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决策,《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明确要求。我们首先在一些城市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真正扩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参与面,夯实足球运动雄厚的基础上,发现足球运动新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这既符合小平同志“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也符合我国足球运动的现实状况,是解决我国足球事业后继乏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为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布局学校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实施《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给予高度关注,认真抓好落实。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高校园足球发展水平。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年,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关键之年,也是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第二年。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件事情办好。

  我们要按照《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要求,抓住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快步伐,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水平。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之中统筹安排,认真落实。当前,全国各地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得到广泛开展,形成了多年来少有的全国上下重视青少年体育的氛围和工作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健康第一”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重视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学校体育工作呈现了良好局面。我们要牢牢抓住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利形势,把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到足球运动中来,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使学生学习基本的足球知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品质,使足球活动在学校广泛普及,夯实我国足球运动基础,为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做出积极探索和努力。

  第二,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体育部门共同研究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要选择具有足球运动基础、场地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较好的中小学校,特别是重视体育工作的学校布局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学校。首批确定的44个城市的1470所小学和776所初中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校园足球活动迅速开展起来,并不断提高活动水平和质量,努力使这些学校成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典型和示范。各地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本地实际,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努力实现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的学生“人人喜欢足球运动,50%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对有足球特长的学生要重点培养,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训练计划,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杜绝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

  第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统筹安排,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保障措施,使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需要有一大批有足球专业特长的体育教师,从目前情况看,体育教师队伍还不太适应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需要,要有计划的加大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对培训合格的教师颁发培训证书。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和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聘请他们到学校指导教学,培训和辅导。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教师要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不仅关心学生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要关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体育总局已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各地也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尽力解决配套资金问题。要将体育场地的改造列入中小学校舍改造计划,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按照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器材,特别是足够数量的足球。足球运动具有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的特点,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和意外伤害处理。凡是被确定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都应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既要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消除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又要防止因噎废食、削弱体育活动的倾向。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机制。

  第一,要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与体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健全保证校园足球活动广泛、深入、健康开展,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确保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用更多的精力、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校园足球活动。当前,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制度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制约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瓶颈问题。要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为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解难题、办实事,共同推动校园足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二,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工作制度建设。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是关键、是根本。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教体结合”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发展的体制制度。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制度建设,要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民健身条例》等重大教育、体育改革发展政策举措相配套,各项政策措施都要符合教育体育规律,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要发挥 “教体结合”优势,全力提升足球运动水平。教育部今年10月公布了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评审结果,在评审合格的268所学校中,有55所学校布局开展足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教育部将足球列入全国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竞赛项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运会和全国中运会都把足球列入竞赛项目。学生体协初步建立了中国学校足球竞赛体系,近十年来,教育部学生体协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足球联赛,分别有400多所高校和300多所中学足球队参赛,比赛场次分别超过1300多场和100多场,参与学生人数超过25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以大学联赛为龙头的大学、中学、小学的足球运动员“一条龙”培养体系。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措施,特别是高校的条件优势、师资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对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引领和拉动作用。

  多年来,“教体结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它是我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也应该坚持走“教体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教育、体育双方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使校园足球活动成为“教体结合”改革的新突破。

  第四,要建立校园足球工作的激励机制。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定期开展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评估检查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及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开展工作不力的单位要提出批评并督促改正。

  第五,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社会氛围。各地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典型和所取得的成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广泛、深入、健康开展,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