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中国足协开裁判心理讲座 孙葆洁:要勇于承担

2010-10-20 09:5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中国职业联赛首期裁判员心理辅导讲座在京开班。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毛志雄为来自中超和中甲的70余名裁判员和裁判监督“对症下药”,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帮助裁判们正视和缓解压力。

  减压大讨论

  讲座首先帮助裁判员们正视压力,指出球员、俱乐部、球迷、足协、媒体这些压力来源带给裁判的压力绝不小于职业足球中的任何角色。“球员和教练的指责,球迷的谩骂甚至报复,使裁判员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越大失误越多,可能因此陷入恶性循环。”讲座让裁判员们意识到压力过大将产生的不良后果——压力与失误的关系等,然后与之探讨如何减压。在最后的提问环节,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学员们抓着毛教授不放,不停询问着各种执裁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我在赛前看了很多资料做预案,可比赛中还是出现预案中准备不足的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办?”这群原本在赛场上说一不二的“黑衣法官”们,此刻也像学者一样“较真”起来,问得心理学教授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最后还是一位执法经验丰富的老裁判帮腔,试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没办法,很多可能(出现)的状况你赛前就得想清楚,实在预想不到的也要有心理准备,冷静应对。你也不能想得太多,以免过于紧张,要适时放下。”对于如何对待球员的迷信条件反射行为、两场比赛之间的过渡期如何做好心理调节等一系列专业问题的探讨,使这场心理讲座向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就这样,新手的不耻下问和老裁判的经验分享让持续3个小时的讲座意犹未尽。

  孙葆洁:要勇于承担

  有26年执教经历、8次联赛最佳裁判的殊荣,本赛季结束就将“挂哨”的孙葆洁也出现在心理讲座现场。本有足够资本可以偷懒,可孙葆洁依然央求换坐到前排,像一个菜鸟裁判一样认真做笔记。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帮助裁判员缓解压力,当记者请孙葆洁讲述自己压力特别大的一场比赛时,他执意强调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便是国际大赛,或者联赛收官阶段事关排名的关键战役。他认为,独立判罚就是执法任何比赛的关键,“这也是我做裁判以来越来越轻松的原因,只专注于工作本身,从纯技术角度进行判罚”。本赛季出现的许多年轻裁判,为裁判队伍补充了有生力量,也不可避免出现了很多漏判、错判。孙葆洁希望年轻人顶住压力,“走进这个行业就要勇敢面对,出了错也要勇于承担。经验很重要,老裁判二三十年的执法经验是很宝贵的财富”。他鼓励年轻人在培训班里多向老裁判请教,这样的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年轻裁判少走很多弯路。“从思想、技术、体能和心理四方面努力提高自身执裁水平,就是成为一个好裁判的标尺”。

  本报实习记者 袁雪婧

  来源: 中国体育报

(编辑:)